2025-06-30 Cancer Res:研究发现胰腺癌中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构建高乳酸微环境驱动神经浸润

2025年6月16日,中山大学程帝,广东省人民医院陈汝福和Shangyou Zheng共同通讯在Cancer Research(IF=12.5)在线发表题为“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Foster a High-Lactate Microenvironment to Drive Perineural Invasion in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分离出PNI相关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pCAF),发现相较于非PNI相关CAFs,pCAF具有显著增强的促神经浸润能力。

 2025-06-30 Cancer Res:研究发现MCHA与厄达替尼的合成致死疗法可能成为提高膀胱癌靶向治疗应答率的新策略

2025年6月16日,武汉大学肖行远,华中科技大学蒋国松和张辉共同通讯在Cancer Research(IF=12.5)在线发表题为“A Genome-Wide Synthetic Lethal Screen Identifies Spermidine Synthase as a Target to Enhance Erdafitinib Efficacy in FGFR-Mutant Bladder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厄达替尼处理的FGFR突变膀胱癌细胞系进行全基因组CRISPR-Cas9合成致死筛选,发现亚精胺合成酶(SRM)是介导厄达替尼耐药的关键因子。

 2025-06-30 Hepatology:研究发现前列腺素D2DP1轴通过小鼠库普弗细胞分泌Wnt2促进肝脏再生

2025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余鹰,上海交通大学孔德平,王立夫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杨力明共同通讯在Hepatology(IF=12.9)在线发表题为“PGD2/DP1 axis promotes liver regeneration by secreting Wnt2 in KCs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建立小鼠三分之二部分肝切除(70% PH)、大范围肝切除(85%切除)以及四氯化碳诱导的慢性损伤模型,探究肝脏再生机制。

 2025-06-30 Mol Cell:研究揭示NSD3S在调控前列腺癌PARP抑制剂敏感性中的作用机制

2025年6月26日,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楼振昆 (Zhenkun Lou)教授课题组联合汪列维(Liewei Wang)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Isoform-Specific Function of NSD3 in DNA Replication Stress Confers Resistance to PARP Inhibitors in Prostate Cancer的研究论文。在该研究中,作者发现E3泛素酶CUL3ZBTB2介导的NSD3S表达异常是PC细胞对PARPi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利用PC耐药细胞、mCRPC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及PDX小鼠模型,作者提出NSD3S是一个预测mCRPC中PARPi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并且验证了NSD3 PROTAC降解剂在干预PARPi耐药中的效果。

 2025-06-30 Cell Metab:研究发现细胞感知甲硫氨酸代谢抑制细胞死亡的感应器

2025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许代超研究团队在Cell 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IPK1 senses S-adenosylmethionine scarcity to drive cell death and inflamm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受体互作蛋白激酶RIPK1在感知营养物质缺乏中的作用,并阐明了RIPK1感知甲硫氨酸及其代谢物SAM的水平,从而控制代谢变化所介导的细胞生死抉择的分子机制。

 2025-06-24 Science:大脑中的“注意力开关”:胆碱能神经元的快速功能切换

2025年6月19日,Science发表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Takaki Komiyama团队的研究,题为:Cholinergic feedback for modality-andcontext-specificmodulationof sensory representations。为了研究胆碱能神经元,采用了全新研究策略。他们训练头固定小鼠进行二选一气味辨别任务,区分不同比例的庚醛和乙酸乙酯混合气味,并通过双光子显微镜实时成像嗅球中胆碱能轴突的活动。

 2025-06-24 首款!重磅抗炎药再获FDA批准

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和赛诺菲(Sanofi)联合开发的重磅疗法Dupixent(dupilumab)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P)成人患者。根据新闻稿,Dupixent是获美国FDA批准的首款BP疗法。

 2025-06-24 Sci Adv:研究阐明了FAM50A-ASNS信号通路在BCBM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2025年6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卞修武和第三军医大学平轶芳共同通讯在Science Advances(IF=11.7)在线发表题为“FAM50A drives 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is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C9ORF78 to enhance ʟ-asparagine produ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序列相似性家族50成员A(FAM50A)基因通过上调ASNS表达并促进天冬酰胺生物合成,显著调节乳腺癌的脑转移潜能。

 2025-06-24 EMBO J:研究阐明感觉神经元对热毒敏感性的作用新机制

2025年6月19日,河北医科大学杲海霞、河北医科大学/英国利兹大学Nikita Gamper共同通讯在THE EMBO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Copine-6 is a TRPM3 escort protein controlling the sensitivity of sensory neurons to noxious hea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Copine-6在热补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5-06-24 STTT:研究揭示STYK1介导Wnt/β-catenin通路调控胰腺癌发生新机制

近日,湖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科技部/教育部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111”引智基地唐景峰、周策凡课题组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发表了题为“Serine/threonine/tyrosine kinase 1 drives pancreatic carcinogenesis via GSK3β sequestration-mediated Wnt/β-catenin pathway hyperactivation”的科研成果(DOI : 10.1038/s41392-025-02292-x)。团队通过构建高度模拟人类疾病特征的自发肿瘤动物模型,结合临床样本分析,揭示STYK1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阐明了STYK1通过GSK3β囊泡包裹进而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同时筛序并获得了靶向该通路活性的短肽药物前体,并在斑马鱼、小鼠等动物模型验证了其作用效果。

 2025-06-16 90%晚期癌症确认缓解!FDA批准穿越血脑屏障小分子

Nuvation Bio宣布,美国FDA批准其下一代口服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Ibtrozi(taletrectinib)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OS1阳性(ROS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在临床试验中,该药物在不同治疗线中显示出高缓解率、持久的疗效和颅内活性,为晚期ROS1+ 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5-06-16 近80%患者肿瘤3个月后完全消失!FDA批准创新疗法

美国FDA批准UroGen Pharma公司开发的膀胱内注入用丝裂霉素溶液Zusduri,用于治疗复发性低级别中等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LG-IR-NMIBC)成年患者。根据新闻稿,这是FDA批准首个针对该适应症的药物。

 2025-06-16 Immunity:研究揭示嗜乳脂蛋白激活γδ T细胞的“分子钳”机制

2025年6月12日,北京大学肖俊宇、张永辉共同通讯在Immunity(IF=25.5)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es of butyrophilin multimers reveal a plier-like mechanism for Vγ9Vδ2 T cell receptor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单独与微生物pAg HMBPP结合以及与T细胞受体(TCR)复合的BTN多聚体的结构。

 2025-06-16 Mol Cell:研究揭示NAD 合成酶调控能量应激的机制

2025年6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王戈林团队在Molecular Cell(IF=14.5)在线发表题为“The NAMPT enzyme employs a switch that directly senses AMP/ATP and regulates cellular responses to energy str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NAMPT活性在能量应激反应中被一磷酸腺苷(AMP)抑制。

 2025-06-16 Nature子刊:研究揭示组蛋白变体H2A.Z在小鼠卵母细胞成熟中的关键作用

2025年6月13日,清华大学颉伟、复旦大学张宇、重庆医科大学向云龙共同通讯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H2A.Z is essential for oocyte maturation and fertility in female mou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H2A.Z卵母细胞特异性缺失,一种进化上保守的组蛋白变体,在雌性小鼠中导致深刻的表观遗传和转录改变,阻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II的恢复并导致不育。

 2025-06-10 Nature:SLC35B1介导的内质网ATP转运机制

近日,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系的David Drew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Stepwise ATP translocation into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by human SLC35B1(人源SLC35B1介导的ATP向内质网的逐步转运机制)的文章。研究发现,人源SLC35B1通过ATP/ADP交换机制将ATP导入内质网,对细胞生长至关重要。结构分析显示,该转运过程通过底物逐步移动完成,揭示了SLC家族蛋白跨膜转运的新机制。

 2025-06-10 潜在首款!默沙东口服PCSK9抑制剂双项3期试验结果公布

默沙东(MSD)公司宣布,其在研口服PCSK9抑制剂enlicitide decanoate(MK-0616)在三项3期临床试验中的前两项取得积极结果,显示该疗法能有效用于治疗正在接受降脂治疗(包括至少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高脂血症成人患者。根据新闻稿,enlicitide decanoate有望成为获美国FDA批准的首款口服PCSK9抑制剂。

 2025-06-10 STTT:开发肺纤维化治疗新方法并完成I期临床试验

近期,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常智杰,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璐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晏沐阳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40.8)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nebuliz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SC-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pulmonary fibrosis treatment”的研究论文。这项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I期临床试验系统评估了雾化吸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肺纤维化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无细胞治疗策略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2025-06-10 Nat Commun:研究揭示棕色脂肪组织通过雪旺细胞分泌OLFM4以协调感觉和交感神经支配

2025年6月4日,南方医科大学邹志鹏、白晓春、黄敏军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在线发表题为“Brown adipose tissue secretes OLFM4 to coordinate sensory and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via Schwann cells”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BAT通过与施旺细胞(SCs)的交互作用来调节其自身的热适应性神经支配。

 2025-06-10 Cancer Res:研究阐明CRTC2在肝癌发生和乐伐替尼耐药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2025年6月2日,天津医科大学米泽云、吴志强和陈可欣共同通讯在Cancer Research(IF=12.5)在线发表题为“CRTC2 Forms Co-Condensates with YTHDF2 That Enhance Translational Efficiency of m6A-Modified mRNAs to Drive Hepatocarcinogenesis and Lenvatinib Resist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HCC患者的拷贝数变异,发现位于1q21.3区域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控转录共激活因子2(CRTC2)存在扩增现象。

907条记录,每页
条,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