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研究发现减轻炎症性肠病的粘膜炎症的潜在新策略
2025-11-03

YdjC壳寡糖去乙酰酶同源物(YdjC)已被确定为炎症性肠病(IBD)的易感基因,但其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调节肠道黏膜免疫反应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5年10月29日,同济大学刘占举及浙江大学李雪共同通讯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在线发表题为“YDJC restrains Th1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blocking SREBP2-mediated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to alleviate mucosal inflamma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YDJC在炎症粘膜中表达下调,特别是在IBD患者的CD4+ T细胞中,YDJC缺乏促进CD4+ T细胞增殖和Th1细胞分化,从而加重了小鼠的急慢性结肠炎。

综合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显示,Ydjc-/- CD4+ T细胞表现出SREBP2介导的胆固醇生物合成上调。同样,使用靶向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抑制剂(包括辛伐他汀、脂肪抑制素和AAV-sh-Srebf2)治疗可显著抑制CD4+ T细胞增殖和Th1细胞分化,从而缓解Ydjc-/-小鼠的结肠炎。在机制上,YDJC直接使SREBP2去乙酰,进一步抑制下游靶基因表达(如Hmgcr、Hmgcs1和Cyp51)。因此,该研究结果阐明了YDJC通过下调SREBP2驱动的Th1细胞分化来抑制肠黏膜炎症的新机制,表明靶向YDJC和SREBP2介导的胆固醇生物合成可能是治疗IBD的有希望的策略。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IBD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最近的研究进展强调了易感基因在IB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最高风险易感基因的具体作用仍然难以捉摸,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生物学作用,以推进IBD的个性化医疗。

YdjC壳寡糖去乙酰酶同源物(chitooligosacchardeacetylase homolog, YdjC)位于22号染色体上,具有去乙酰酶的功能。它在大肠杆菌中的同源物去除壳聚糖和壳三糖中的乙酰基,这是它在乙酰化的壳寡糖上生长所必需的过程。YDJC已被确定为多种免疫介导疾病的易感基因,包括IBD、牛皮癣和类风湿性关节炎。YDJC首先在欧洲人群中被认为是IBD的易感基因。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证实了它在东亚祖先个体IBD易感性中的作用。这些发现强调了YDJC在免疫相关疾病,特别是IBD中的重要性。然而,其在介导肠黏膜炎症中的调节作用仍知之甚少。

微信图片_2025-11-03_090240_057.png

YDJC在IBD患者中下调,与疾病活动性有临床相关性(图源自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

CD4+ T细胞是免疫相关疾病的关键驱动因子,其功能障碍在IBD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对免疫信号的代谢适应对T细胞功能和命运决定至关重要。在T细胞激活后,细胞代谢被重新编程以支持增殖和效应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强调了胆固醇代谢在T细胞反应中的重要性。胆固醇及其衍生物对膜生物发生、支持细胞增殖和效应功能至关重要。因此,详细了解CD4+ T细胞中的胆固醇合成对于揭示免疫调节的复杂性至关重要。

该研究探索了YDJC在肠黏膜炎症中的作用。该研究发现YDJC在IBD患者炎症肠黏膜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尤其是在CD4+ T细胞中。Ydjc-/-小鼠对结肠炎的易感性增加,其特征是炎症结肠中IFN-γ+和TNF-α+CD4+ T细胞的浸润增加。综合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SREBP2介导的胆固醇生物合成在Ydjc-/-CD4+ T细胞中上调。同样,辛伐他汀、脂肪抑制素或AAV-sh-Srebf2治疗可显著缓解Ydjc-/-小鼠的结肠炎。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发现YDJC直接与SREBP2相互作用并使其去乙酰化。因此,该研究数据揭示了YDJC通过调节SREBP2介导的胆固醇生物合成来抑制Th1细胞分化的新机制,突出了针对YDJC和SREBP2介导的胆固醇生物合成来控制IBD肠道炎症的治疗潜力。

参考消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3-025-0136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