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体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但具有很大的安全性问题,如感染。
2025年11月12日,海军军医大学赵东宝团队在Lancet(IF=88.5)在线发表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logeneic CD19 CAR NK-cell therap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case serie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评估了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接受同种异体CD19 CAR自然杀伤(N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这项研究表明,同种异体CAR NK细胞疗法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有效选择,并表明这种疗法可能解决目前自体CAR T细胞疗法的局限性,包括生产规模和时间、获取途径、安全性和成本。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针对核抗原的自身抗体的产生、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影响皮肤、关节、肾脏和其他器官系统的慢性炎症表现。过去十年里,SLE 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贝利尤单抗、阿尼鲁单抗、泰它西普等治疗效果获批上市。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这些药物响应不佳,难以获得持续缓解。此外,反复发作的疾病、持续的疾病活动和治疗相关的共病造成了巨大的临床负担。考虑到这些挑战,DORIS实践强调双重治疗优先:实现DORIS缓解或维持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构成主要治疗目标,同时通过明智的风险-效益评估减轻治疗相关的共病。这种平衡的方法已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治疗的重要范例。
最近两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得益于靶向致病性B细胞的细胞免疫疗法的出现。其中,自体CD19靶向的CAR-T 细胞疗法在难治性重症SLE患者疾病缓解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然而,CAR-T细胞疗法存在着生产制备复杂、价格高昂,存在细胞因子风暴以及感染并发症等潜在风险,这阻碍了其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广泛应用。

异基因CD19 CAR NK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图源自Lancet)
相比之下,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先天免疫效应细胞,其缺乏T细胞受体(TCR),这使得它们在异体应用中具备独特的生物学优势,其不会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需基因编辑即可直接输注,规避了因基因编辑改造可能导致的基因组不稳定性风险。这些特性使得NK细胞成为极具前景的“现货型”(off-the-shelf)异体细胞治疗候选策略,兼具安全性提升和大规模生产潜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了18例复发或难治性SLE患者接受同种异体CD19靶向CAR NK细胞疗法的短期和长期安全性和疗效结果。这是同种异体CAR-NK细胞疗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首个人体临床研究(First in Human),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治疗效果,该研究表明,来源于HLA不匹配健康供体的同种异体CD19靶向CAR NK细胞是可耐受的,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很少,这些不良事件加重了其他有效免疫疗法的负担,并且在经过系统预处理的复发或难治性SLE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免责声明:iNature专注于最新的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iNature立场,亦不代表iNature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原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5)01671-X/full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