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讨会-2018年3月22日

无数据

主办: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地点:上海岳阳路320 号 生物化学大楼3 楼学术报告厅

时间:2017 年7 月28 日 13:30 - 17:40

会议日程

主席:吴家睿(中科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13:30-14:00 蒋华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生物大

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情况介绍

14:00-14:10 问题解答

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研究策略与方法(每个报告15 分钟,讨论5 分钟)

14:10-14:30 黄行许(上海科技大学):解析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重编程

14:30-14:50 杨 弋(华东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分子探针与细胞实时监控技术

14:50-15:10 王 平(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大分子的精确合成与修饰

15:10-15:30 陈 兴(北京大学):糖的化学生物学研究

15:30-15:50 谭敏佳(上海药物所):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修饰研究

15:50-16:00 茶 歇

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功能与干预研究(每个报告15 分钟,讨论5 分钟)

16:00-16:20 许琛琦(生化与细胞所):胆固醇修饰与肿瘤免疫

16:20-16:40 赵世民(复旦大学):代谢物修饰蛋白质的生理病理意义

16:40-17:00 杨财广(上海药物所):RNA 甲基化修饰及其小分子干预

17:00-17:20 陈 熹(南京大学):肿瘤中microRNA 的甲基化修饰及其功能

17:20-17:40 张 健(上海交通大学):SIRT6 组蛋白去乙酰化功能的化学干预




640.webp (2).jpg


2018年3月22-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项目启动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办。基金委副主任张希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张希院士在致辞中强调,“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要有更高的标准,要大力发展原始创新,不能满足于在国际同行已经很热闹的方向修改补充。希望专家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创造力,独树一帜解决跨学科的重要问题。要通过优势互补,达到更新的高度,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立新的动态修饰方法,开发特异性分子,在实现原始创新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他指出课题申请与结题不应简单以论文发表情况评价研究成果,要体现新时代科学基金制的特点。专家组多考虑重大研究计划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在确定方向、遴选项目、促进学科交叉、推动人才发展等方面的主动作用。


  

特邀专家张礼和院士指出该重大研究计划需要多学科融合合作,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以解决科学问题为导向,开创科研新文化;要走自己的路,才能真正实现超越发展,推进跨学科融合合作。

 

 

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蒋华良院士介绍项目研究背景与立项内容,首批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强调下一次项目申请应注意的事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整体布局项目和工作进展进行详细报告和讨论,培育项目负责人以墙报的形式进行汇报。现场专家就相关问题与汇报人之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报告结束以后,指导专家组对项目研究进展予以点评,强调项目要按照指南执行,切实在新的学科方向、技术发展、动态机制等方面更为深入探索,作出更多国际领先的原创性工作。


  

指导专家组、管理工作组以及特邀专家讨论重大研究计划整体进行情况,以及2018年度指南方向。建议加强新技术、新生命科学问题等方向,以支持项目和支持人才的方式同步推进,以促进跨越式的发展,实现化学与生物交叉研究的国际领跑。


  

会议特别特邀林国强院士、席真教授参加。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孙瑞娟副主任出席本次会议。







无数据